张有国:扎根乡村育新人(云南好人)
来源:东方资讯    2023-07-29 16:54:13

张有国:扎根乡村育新人(云南好人)

——记“云南好人”张有国

张有国在上课


(资料图)

本报记者蒋建国

一师一校,乡村教师张有国独自坚守了44个春秋,他用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只为山里的孩子走出大山,辛勤耕耘播下希望的种子。在他的辛勤哺育下,山里的孩子考上了大学,改变了人生的命运,一个乡村老师坚守一所学校的先进事迹在云岭大地传颂。

“张老师一辈子坚守大山,穷尽一生只为了难以割舍的家乡山区教育事业,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他的学生翁德发跟随老师的脚步,也成了一名乡村教师。

2022年3月,张有国荣获云南省文明办颁发的2021年度“云南好人”敬业奉献荣誉称号。面对这些年获得的诸多荣誉,张有国异常平静地说:“乡村学校缺老师,最大的心愿是有人来接班,孩子们能够就近上学,让更多的山里娃走出大山……”

这是一个位于澜沧江畔、大山深处的德斯立教学点,距离昌宁县大田坝镇文沧村完小25公里,也是保山市仅剩的 “一师一校”教学点。今年60岁的张有国,是唯一的老师。

1979年,初中毕业的张有国,以扫盲教师的身份一头扎进德斯立教学点,这一守就是44年。多年来,他省吃俭用,自己掏钱为孩子们建起瓦房教室、篮球场、厕所。每学年,他要为孩子们倒贴4000—5000元。

44年来,这里先后有12个本科生、23个专科生走出大山。每每想起这些孩子,张有国的欣慰之情和自豪感溢于言表,更坚定了坚守大山的信念。“只要能从山里多走出几个大学生,再苦再累也值得!”

现在,陪伴张有国的是9个学前班的孩子,最大的五岁,最小的两岁半。由于离家远,孩子们平时都住在学校里,只有周末才回家。“孩子们的吃喝拉撒睡,都是我一个人负责。”对于孩子们来说,张有国不仅是老师,也是家长。

每天,张有国除了上课之外,还要给孩子们煮饭、洗衣,晚上则要陪孩子们睡觉,甚至教孩子们穿衣、洗脸、洗脚。每晚,他都会在固定的时间两次叫醒孩子们起夜,从没睡过一个完整的觉。对于自己的孩子,他都从没有这么上心过。

前些年,德斯立教学点因缺少校舍设施、师资等原因而撤并,孩子们要转到村完小去读书。每天上学,孩子们都要翻越几座山头,家长们不放心,没过多久,学前班的孩子们就一个接一个辍学。这样的结果,让张有国深知,自己若离开,对孩子们意味着什么。

他放不下。县里的领导看他辛苦坚守多年,与家人聚少离多,提议将他调到离家近些的学校,但张有国拒绝了。“这些孩子们怎么办?”最终他还是选择了坚守。

2012年,因水库移民搬迁政策,张有国的家搬到离德斯立约200公里的昌宁湾甸坝,每次回家,他都要骑五六个小时的摩托车,至今他已经换了5辆摩托车。

“我平时很少回家,每个月回去一趟。”每逢周末,孩子们都回家了,张有国一个人守着空荡荡的校园,或走路去家访,“出去几公里也看不见一个人”。

“去年9月,教学点新来了6个孩子,意味着要在这里学习生活三年,我12月就退休了,不能不管这些孩子。”张有国说,他已向昌宁县教体局申请延迟一年半退休,将这一批孩子照顾到学前班毕业。

“只要娃娃们能读书,我不要工资都可以”“只要身体允许,我想继续坚持下去”“只有和学生在一起,才是我人生中最幸福、最惬意的事情”,谈到退休后的打算,张有国还是放心不下山里的孩子。

大田坝镇文沧完小的教导主任翁德发,也是张有国的学生,师专毕业的他义无反顾地回到文沧村,投身家乡的教育事业。他说:“张老师一辈子坚守大山,穷尽一生只为了难以割舍的家乡山区教育事业,我们应该向他学习。”

Copyright   2015-2022 热讯玩具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5723号-6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