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记者 洪小棠在2003年外资以合资形式进入中国基金业整整20年后,2023年,外资全资控股公募机构正加速入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兔年开年以来,就有包括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上投摩根基金、施罗德基金三家基金公司获批成为外商独资的公募基金公司。其中,施罗德基金为新成立的基金公司,上投摩根基金和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为合资转外商独资的基金公司。
在外资积极布局全资控股公募基金的当下,合资转外资的基金公司为持有人赚钱的能力却差异甚大。
同样是面临股市震荡,仅去年四季度,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逆势为持有人实现盈利3.05亿元,而上投摩根基金使持有人却合计亏损超20亿。
与此同时,经济观察报记者发现,主动权益类产品全线亏损,是造成上投摩根基金2022年产品整体亏损较多的重要原因。
合资转外资后的上投摩根基金该如何破局?
整体业绩不佳 权益产品折戟
2月3日晚间,证监会发布公告称,正式核准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变更实际控制人。摩根士丹利国际控股公司(以下简称“摩根士丹利”)依法成功受让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51%的股权,从而实现对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100%控股。
仅14天之前的1月19日,证监会批复核准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变更股东、实际控制人。即摩根资产管理控股公司(以下简称“摩根资管”)受让上投摩根基金2.5亿元出资(占注册资本比例100%)获得证监会批准。
这意味着大摩(摩根士丹利)、小摩(摩根大通)均通过合资转外资方式完成全资控股中国公募机构的动作。然而,对比被收购之后的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及上投摩根基金,二者的整体表现差异巨大。
去年A股市场波动剧烈,但四季度结构性行情显著的情况下,经济观察报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发现,去年四季度,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整体为持有人赢得收益为3.05亿元,而上投摩根基金为持有人亏损超20亿元,达24.42亿元,不但垫底已经展业的外资公募机构,且在全市场162家公募基金公司中排名倒数第二。
全年来看,根据Wind数据,2022年一季度,上投摩根基金产品利润亏损120.79亿元,第二季度盈利53.73亿元,第三季度亏损102.75亿元,第四季度利润亏损24.42亿元;全年合计约亏损194.23亿元。
记者发现,利润亏损的根源则是该公司旗下产品业绩不佳,根据Wind数据统计,上投摩根基金旗下共计有156只基金产品(A、C等份额分开计算),2022年取得正向收益的基金仅23只,剩余133只基金产品净值下跌。
进一步来看,权益类产品亏损规模较大,是造成上投摩根基金2022年产品整体亏损较多的重要原因。
根据Wind数据统计,该公司旗下成立满一年的主动权益基金共计40只,2022年全年40只业绩全线亏损,其中超一半产品亏损超30%,部分产品跌幅甚至超过40%,同类产品业绩排名均靠后。
其中,上投摩根内需动力混合A份额2022年净值跌幅最大,超过了40%,业绩表现同类排名几乎垫底。该基金于2007年4月成立,距今已有近16年基龄,但去年全年业绩不但垫底该公司旗下权益产品,且在同类基金排名中也几乎垫底。
而随着上投摩根基金旗下大部分产品未能给持有人带来收益,甚至持续亏损,上投摩根基金的管理规模去年连续4个季度下降,与2021年末的1851.56亿元相比,减少了545亿元,规模缩水比例近30%。
多重压力 破局待考
资料显示,上投摩根基金成立于2004年5月12日,虽然成立时间较早,距今已发展了18年,但其管理规模从公募行业中看,并不算很大。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末,上投摩根基金公募总管理规模为1305.97亿元。其中,股票型基金规模为93.9亿元,混合型基金规模为380.85亿元,债券型基金规模为178.88亿元,货币型基金规模为603.32亿元。
随着上投摩根基金被摩根资管全资控股,上投摩根基金的办公地即将搬入摩根大通位于陆家嘴地标式建筑的上海中心。
在业内人士看来,选择股权收购的方式,很大可能为保留合资基金在国内积攒的客户群体和影响力,以及避免投研框架和管理人员在不同市场可能产生的水土不服问题。
不过沪上一位大型公募基金投研人士表达了不同看法,其认为,全资控股下的公募机构其投研风格及策略或许会发生很大改变,而具体尺度的把握如今已经完全移交至外方股东的手中。
此外,在上投摩根基金旗下产品整体业绩不佳现状下,其又失去了上海信托及其股东浦发银行的助力与支持,未来能够扭转困境,是摆在上投摩根基金面前的考验。
原因在于,虽然第三方互联网代销机构近几年发展迅猛,但依靠大量网点及一线销售人员代销发行产品的地位依然坚固,而这并非外资金融机构所擅长。
以银行为例,根据中国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5月末,外资银行在华营业性机构总数为919家,而国有大行及部分股份制银行网点则是以万计数,遍布城市各个角落,网点的悬殊或许局限着上投摩根基金未来零售业务的继续发展。
不过上述问题似乎并未困扰着摩根资产,其亚太区首席执行官DanWatkins表达了对未来的信心,“我们坚信上投摩根的本土运营专长加上摩根大通的全球资源和规模,两者整合将会创造强劲的增长势头。我们的战略目标是促成摩根资产管理中国的显著业务增长,力争成为中国市场领先的外资资产管理公司;同时摩根资产管理也立志成为全球投资人投资中国资产的信心之选。”
上投摩根基金总经理王大智也认为,上投摩根基金深耕中国市场多年,其致力于凭借出色的投资表现,行业领先的投资产品以及优质的客户服务,为国内外投资人提供一系列全面的投资方案。同时期待依托全球市场洞察开展投资者教育计划,助力投资人为长期金融目标做出明智投资决策。
至于外资机构如何在中国开展资管业务,王大智在去年10月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一方面,本地经验很重要,在这方面,上投摩根需要自己摸索;另一方面,全球经验也可以提供很多借鉴,从而帮助公司在摸索过程中少犯错。
他举例说,在发展权益投资能力上,本地经验和自主性很重要。基金经理在公司投研框架的基础上也需要具备一定的自由,能够按照自己对市场的理解去做权益投资。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洪小棠经济观察报记者
财富与资产管理部主任、资深记者长期关注公私募基金、银行理财、资产配置、金融创新以及大资管背景下的一切人与事。新闻线索请联系:hxt082420@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