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第一财经研究院发布的“第一财经首席经济学家信心指数”为51.33,反弹至一年来最高位置。经济学家们认为随着疫情影响的减弱,我国经济将显著复苏,未来一个月整体经济将呈扩张趋势。
3月初全国两会将在北京召开,经济学家们对届时将会公布的全年GDP增速目标的预测均值为5.28%,对CPI增速目标的预测均值为2.71%。经济学家们预计2023年我国通胀可控,他们对1月CPI同比预测均值为2.13%,PPI同比预测均值-0.46%。
(资料图)
经济学家们预计具体政策在上半年将陆续落地,财政政策或积极发力;货币政策将维持偏松。经济学家们预计未来一个月存款基准利率、一年期LPR利率以及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发生调整的可能性均较小。
受季节性因素影响,本次调研中,首席经济学家们预计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将由上月的14000亿元大幅上升至40824亿元,他们对新增社融的预测均值为5.58万亿元,对M2同比增速的预测均值为11.68%。
2023年1月31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为6.7604,经济学家们对2月底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预测均值为6.75,同时,他们对年底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预期均值为6.58,这意味着届时人民币汇率将较1月底水平升值2.67%。
表1 CBNRI首席经济学家调研:2023年1月预测
一、信心指数:一年内最高点
2023年2月,第一财经研究院发布的“第一财经首席经济学家信心指数”为51.33,反弹至一年来最高位置。经济学家们认为随着疫情影响的减弱,我国经济将显著复苏,未来一个月整体经济将呈扩张趋势。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庞溟预计,2023年中国经济各项主要指标将出现较为明显的、全面的、积极的改善,经济总量将再上新台阶,宏观政策效能与发展质量将稳步提升,全方位的、多层次的、高水平的制度型开放格局、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新发展格局将不断完善。他表示,目前来看,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积极的、有利的因素,体现在经济发展基本面的长期向好和政策面的质效齐升,主要包括优化调整疫情防控各项措施有序实施,经济进一步回稳向好的基础不断巩固,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全面落地生效,继续向市场发出稳增长、扩内需的明确信号,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力,更好满足实体经济需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财政支出结构持续优化,加大重点领域投入,增强精准性和针对性,推动巩固经济稳中向好基础,且未来政策工具箱还有较大空间、较强储备、较多选择。
兴业证券王涵认为,上半年经济恢复节奏或明显加快。他的判断依据如下:防控放开对中长期经济的推动或明显体现;消费活力或明显释放,可能快速向正常水平回归;地产在政策托底下或企稳改善;基建或继续发力,继续发挥稳经济功能。同时,出口方面可能面临压力,在高基数以及海外衰退风险下,增速或偏弱。
二、两会设定的全年经济预期目标:GDP增速目标预测均值5.28%
3月初全国两会将在北京召开,经济学家们对届时将会公布的全年GDP增速目标的预测均值为5.28%,对CPI增速目标的预测均值为2.71%。
国家信息中心祝宝良表示,经济增长目标要考虑需要。任何国家在确定本国经济增长速度时,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就业目标。2020~2022年三年,我国平均经济增长4.5%,每年新增就业基本达到1200多万人。今年,我国的就业压力仍然较大,有1158万大学生要毕业,要维持5.5%左右的失业率,新增就业至少要达到1200万人,经济增长5%甚至更高一点是必要的。同时,经济增长目标要有可行性。考虑到世界经济减缓,我国出口和利用外资受限、居民资产负债表受损、房地产行业恢复艰难等因素,实际经济达到更高水平难度不小。结合我国潜在经济水平,把经济增长目标设在5%左右是比较合理的。
德勤中国许思涛表示,考虑到基数效应和当前政府把稳增长作为工作重点,2023年在实现经济预期目标上的余地会相对大一些,并且在通货膨胀方面会有更高的容忍度。
环亚数字金融研究院李文龙认为,考虑到2022年的基期效应以及2023年各地“拼经济、促发展”的工作重点,在没有严重意外冲击的情况下,5.5%的基本增速目标可以实现。
植信金融研究院连平认为,年度经济增长目标可能设定为不低于5.5%,这样既向潜在增长水平修复,也有可行性,又不至于对政策提出过高的要求,同时也基本符合远景目标进度的要求。尤其是在国际环境极为严峻、压力持续增大的条件下,避免经济增速过低甚至失速,保持平稳适度的增长是十分必要的。
三、物价:1月CPI同比预测均值为2.13%,PPI同比预测均值-0.46%
经济学家们对2023年1月CPI同比增速的预测均值为2.13%,较统计局公布的2022年12月值(1.8%)上升0.33个百分点。其中,兴业证券王涵给出了最高预测值2.6%,英大证券郑后成和招商银行丁安华给出了最低预测值1.5%。
1月PPI同比增速的预测均值为-0.46%,高于统计局公布的上月值(-0.7%)。调研中,对1月PPI同比增速的预测最高值为-0.2%,来自瑞穗证券周雪和德勤中国许思涛,最低预测值为-0.9%,来自英大证券郑后成。
工银国际程实认为,2022年全球性通胀狂潮中,中国逆势而行,2022年通胀率仅为2%。鉴于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重要位置,市场一直以来就对中国通胀心存担忧,而疫情政策优化后,中国经济热度持续升温,IMF就在1月底的最新报告中将2023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测一次性大幅上调0.8个百分点至5.2%,在经济信心提振的同时,对通胀的担忧则进一步加深。他认为,2023年供需端与政策端多股力量将继续交织角力,虽然通胀中枢上行难以避免,但上升幅度较小且整体波动有限,预计2023年中国CPI同比增幅为2.3%左右,物价稳定可期。从供需角度来看,需求反弹正在加速进行,推升物价上行势在必然,但或难与供给侧冲击形成共振。从宏观政策角度来看,疫情期间中国货币政策“以我为主,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对于疫后通胀水平的滞后性影响较低,为复苏阶段宏观政策调控留有发力空间。
英大证券郑后成表示,CPI方面,从核心CPI月同比与交通工具用燃料CPI月同比走势看,二者均跟随PPI月同比。对于PPI月同比,他的基本判断是2023年6月可能是PPI月同比的年内低点。这就意味着,2023年6月大概率也是核心CPI月同比与交通工具用燃料CPI月同比的年内低点。综合看,即使下半年核心CPI月同比与交通工具用燃料CPI月同比上行,但是其上行幅度不会很高,因为PPI月同比在2023年下半年大幅上行概率较低。此外,猪肉CPI当月同比在7~10月大概率还将继续下行,对CPI当月同比形成压制。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他认为2023年CPI当月同比总体不会太高,且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宽底U”形特征。PPI方面,在2022年国际油价呈“倒V”形走势的背景下,他认为2023年国际油价大概率呈现“V”形走势。二者叠加,他认为2023年PPI月同比大概率呈“V”形走势。2023年1~6月PPI月同比持续下行,录得深度负增长,并在6月触底,但是反弹的力度不会太高,12月大概率依旧处于负值区间。如果这一判断成立的话,则2023年PPI月同比全年处于负值区间,类似于历史上2012年3月至2016年8月的情况。
———————————————————
2022年12月最佳预测经济学家2023年1月预测(CPI):
康勇:2.2%
王涵:2.6%
温彬:2.2%
周雪:2.4%
郑后成:0.8%
———————————————————
四、1月金融数据预计将季节性上升
受季节性因素影响,本次调研中,首席经济学家们预计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将由上月的14000亿元大幅上升至40824亿元,他们对新增社融的预测均值为5.58万亿元,对M2同比增速的预测均值为11.68%。
兴业银行鲁政委认为,在信贷方面,2023年1月10日央行、银保监会联合召开主要银行信贷工作座谈会。会议提出各主要银行要合理把握信贷投放节奏,适度靠前发力。并且各金融机构为了1月“开门红”已经提前储备了项目,在1月放款。1月票据利率整体走高,也从侧面反映出融资需求有所改善。他预计1月新增贷款为43000亿,对应的贷款同比增速为11.0%。
民生银行温彬预计1月社融新增5.7万亿~6万亿元,信贷、信托贷款和委托贷款形成同比拉动,企业直接融资持续下滑成为主要拖累。政府债券方面,预计1月政府债券净融资相对平稳,当月新增6000亿元左右,地方政府债为融资主力。2023年专项债发行节奏继续前置,1月地方债发行规模达6433亿元,其中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4912亿元,略高于上年同期的4844亿元。企业债方面,受债市融资成本提升影响,企业发债意愿低迷,企业直接融资预计大幅下滑。数据显示,1月信用债(公司债+企业债+中期票据+短融+定向工具)净融资额367亿元(上年同期5023亿元)。股票融资约1000亿元(上年同期约1400亿元)。表外融资方面,在稳增长政策驱动和压降速度明显放缓支撑下,预计1月委托和信托贷款对新增社融的贡献仍在;票据融资相对低迷,未贴现票据或维持在相对高位。
五、利率&存款准备金率:一年期LPR利率在2月期间下调可能性较小
给出利率预测的10位经济学家均预测未来一个月存款基准利率发生调整的可能性较小。贷款利率方面,经济学家们均预计一年期LPR利率在2月期间下调可能性较小,其中9位经济学家认为五年期LPR利率在本月内下调可能性也较小,仅1位经济学家预计这一指标存下调可能。给出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预测的经济学家们均预计这一指标本月将维持在11%的水平不变。
招商银行丁安华表示,由于金融数据将随预期大幅好转,故货币政策已无大规模宽松的必要。但对地产的定向支持仍将持续,5年期LPR仍有下行空间。
六、汇率:2023年底人民币汇率预期均值为6.58
2023年1月31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为6.7604,经济学家们对2月底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预测均值为6.75,同时,他们对年底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预期均值为6.58,这意味着届时人民币汇率将较1月底水平升值2.67%。
植信投资研究院连平认为,2023年全球能源紧供给格局依然存在,但较2022年边际改善。国内动力煤、国际原油及欧美天然气的紧供给格局均有望缓解,驱使能源价格中枢下移。美元指数自高位回落,人民币汇率在双向波动中可能有一定幅度的升值,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可能运行在1︰6.3~1︰7.0区间内。
七、官方外汇储备:1月底公布数据为31845亿美元
国家外汇管理局2月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845亿美元,较2022年末上升568亿美元,升幅为1.82%,这一公布数据超过经济学家们的预测均值。
民生银行温彬认为,1月份,美元指数小幅下跌1.3%,主要非美元货币中,日元、欧元和英镑分别对美元升值0.8%、1.5%和1.9%。主要国家债券收益率大幅下行,其中,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下降36个基点至3.52%,10年期欧债收益率下降23个基点至2.32%。全球股市普遍上行,标普500股票指数上升6.2%,欧洲斯托克50价格指数上升5.5%,日经225指数上升4.7%。综合考虑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影响,外汇储备规模上升幅度可观。
八、政策
兴业证券王涵认为,2022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了稳增长,具体政策在上半年或明显发力落地。财政政策或积极发力,或继续有税费支持政策,但考虑到空间有限,规模或明显降低;基建投资或仍有一系列政策支撑。货币政策或继续偏松,配合稳增长、防风险,通胀应该还不会制约货币政策,另外可能有更多的结构性工具促转型;上半年可能会有降息。同时,产业政策和科技政策在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得到了强调,可能有更多更重要的政策出台落地。
环亚数字金融研究院李文龙认为,为了有效维护经济增长,建议注重以下六方面的政策发力方向。一是随着2023年中国经济对外的全面放开,应特别呵护过去数年来倡导国内消费的模式与趋势,以尽量发挥消费对国内经济的拉动作用。二是考虑到人民币在2023年的走强、中国经济反弹与股指上升,外资可能将加速流入中国资本市场,应避免热钱在快速流入流出过程中对资本市场与汇率产生较大的潜在冲击风险。三是中国的资本市场有望迎来一波上涨行情,尤其是消费类有关的板块可能将迎来较为明显的上升。应严防不规范的资金大量流入股市,导致股市再次出现暴涨暴跌的情况。四是2023年,随着“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再次受到肯定与明确,维护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将成为政策重点。建议调整过去以打击限制大型房企来遏制风险的做法,过渡到在促进稳定发展的过程中稳妥消除风险。五是2023年应成为中国人口政策彻底转向的元年。建议完全放开生育方面的限制;设立人口基金,国家在生育补贴方面提供全面支持,避免增加企业负担;在税收方面,应对生育子女的家庭进一步加大减税力度。六是进一步重视改善营商环境,特别是尽快出台民营企业促进法,从法律平等角度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切实降低对民营经济融资成本,提升民营经济的投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