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南风窗高级记者 黄靖芳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新能源车充电站里,同时聚起了最多的网约车司机。
凌晨是电价最便宜的时候,师傅们知道,早上八点前到这里充电,价格划算,“基本在一块钱以下”。市区和近郊的价格还会有差异,但总体来说,一度电只需要几毛钱。
不同时间段的充电费用/受访者供图
上晚班的时候,凌晨四、五点,电量跑得差不多了,司机张信会打开软件,选到最近的站点,度过一个多小时的充电时间,然后赶在第二天七点前迎上早高峰,他每天给自己设置了目标流水收入,跑到了目标就收车。
但随着加入网约车的司机越来越多,赚钱变得更难,要达到一天流水550+,张信下班的时间更迟了。
司机变多了
从滴滴司机端的后台,能看到某个位置附近的司机数量,这个热力图是一片片从深红色到浅红色递减的区域,每指一个点都能看到周围的司机分布情况。
李一程能从这个图里感受到,一起跑车的人变多了,每个点附近都有数十甚至上百个司机。
直接的影响是,去年每天跑五、六百的流水很轻松,现在跑到五百都很难。
2023年6月主要网约车平台的情况,大部分平台6月订单量较5月都处于上升状态/交通运输部
他是广东江门人,以前干的是快递,但是干得太累了,尤其是双十一和双十二这样的购物节来临,快递派都派不过来,前后那一周每天工作时间能达到16小时。
后来听人说跑网约车自由,赚得也多,2022年初,他来到广州番禺,租了房子开始跑滴滴。
刚开始的工作还是有奔头,他跑600+的流水还很轻松。流水是司机收入最客观的展现,这是除去了平台大概20%的提成后的收入。
去年春节,很多人回老家过年,包括不少跑车的司机,李一程选择留守,赚到了一些钱。但是从今年三月份过后,“司机慢慢都从老家回来了,干个500+都很费事”。
下午4点,李一程的流水收入/受访者供图
至于“赚不赚得到钱”,很看运气。对司机来说,最幸运的是能接到跨城的订单,最最幸运的是回城的时候也能接到单,不至于空跑。
有师傅说,如果接到跨城单,放下乘客前都会问他们是否回去,如果需要的话,等一会或者减个几十块都可以。
网约车司机数量变饱和,不少城市都发出过预警信号,比如三亚、温州、济南等地方,“提醒信息”显示,当地网约车日均的接单量不足十单。
而这是在二三线城市的情况,在一线城市广州,接单量还不至于如此下滑,但每个身在其中的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感受。
张信也感慨说,如果哪天流水能到500,就会觉得那天“很幸运”。和李一程不同,他不做滴滴平台,做的是依靠高德平台的桔子出行。
《张卫国的夏天》剧照
他最直观的感受是,客单价下降了。一个月前,他跑特惠订单还能赚到2元/公里,现在下降到1块7,本来就低的价格压到更低了。
他和不少司机咨询过平台,“他们答复高德是聚合的大平台,不允许小平台抽太低的佣金,所以价格要下降。我不确定这个说辞可不可信,但我也无能为力。”
网约车从业者增加,一方面是车辆增多,平摊到每个司机手上的收入减少了;另一方面是平台之间的竞争趋向“内卷”,通过低价争抢消费者,而那个司机不断收到补贴的时代也过去了。
如今市面上,想要打到网约车,大致分为两类途径,一类是网约车平台,另一类是网约车聚合平台。
滴滴和高德分别属于这两种的代表。而司机们对它们的态度迥异。
竞争局面
张信不想加入滴滴有他的原因。
他认为,滴滴的用户规模在下降,相比较起来,高德的用户数在一直增加,“这个平台是做地图的,很多人查完地图然后打车,肯定更方便”,所以尽管高德的单价低,但他确定知道每公里的价格在2块左右,这样跑12个小时,能有500块的流水,收入可以掌控。
高德地图的打车界面
李一程则相反,他听说“高德单价很低”,所以自己只跑滴滴。他能观察到,如果自己用了滴滴以外的平台接单,他在滴滴后台的在线时长会下降,这时候接到的单就会变少。
每个司机都有自己对平台“脾气”的掌握,这些规则虽然没有白纸黑字地标明,却被每一天花费数个小时在跑车的司机所了解。
李一程并不想抛弃自己熟悉的平台,他认为,滴滴会奖励更忠诚的司机,他不跑别的平台,平台就会有自己的奖励机制。比如,尽管月初接到的单都是小单,但到了月底就容易接到一些“大单”。
大单往往是几十公里或者跨城的订单,能不能接到大单,司机自己无法把握,这是像中彩票一样的玄学。
能不能接到大单,司机无法把握/《四海》剧照
而更多司机所讨厌的,是如今市面上最受欢迎的“特惠快车”或者其它类型的“一口价订单”,提到这个,曾宁会显得很不耐烦。
他选择的是如祺出行,这是广汽集团旗下的一个出行平台。
曾宁从2013年就开始接触网约车,但他最终还是放弃了滴滴,选择现在的平台,“如祺最好的一点是没有一口价,直接按公里来算,跑多少算多少”。
他曾经苦于“一口价”和“拼车”,这些套路让他选择离开。
有一次,他接了拼车的单,已经上到了内环,平台给他派了一个定位在下面马路的单,“我也没办法下去再接他,所以取消了这个单,结果接到了投诉”。
跑了十年的网约车,曾宁见识过“黄金时代”,他试过跑30单平台就奖励600块钱,一天赚上千块不是问题。
自然,很多司机都听说过那个时候,但近年来进入的司机,不仅没有赶上补贴最多的时候,还需要用日益增加的跑车时长,来维持收入。
早期的网约车福利相对较多
相比起来,曾宁觉得如祺是一个还不错的平台,疫情期间收入骤减,他和身边的人还会获得平台的减免。他的车是用租来的,这也是时下多数网约车司机会选择的模式。
李一程是自己买的车,他趁着一年前国家政策的优惠,用12万买了一辆新能源车,买车的决定让他觉得踏实,每天赚到多少钱都是自己的,不用一睁眼就想着要还租车的钱。
但曾宁不这么看,他每个月的租车花费是3500块,而这是包含了保险的价格,不用自己再另外付一年八、九千的营运险,“这还是没有出过险的情况,要是出过了,第二年会更贵”。
不管是租车还是买车,大多数接受采访的网约车司机都认为,“收入是够的,但也剩不下多少”。
如果问起来,司机选择网约车的原因都很简单,自由,灵活,但也正是如此,这份工作变得更加抢手。至于如何应对目前竞争变多的局面,他们都没有太多想法,就算有,也显得颇为渺小。
蓄水池
近年来,关于网约车的争议不少,但随着平台规定的收紧,安全方面的考虑增加,无形中,女性司机的比例在逐渐增加。
许慧如是一名女性司机,专门在广州南站附近跑晚班。暑假来临,高铁站变得很热闹,晚上11点半,地铁多数都停了,停车场流量变大,喇叭声络绎不绝,频频堵塞,停满了来接客的网约车和出租车。
许慧如知道窍门在哪里,她会让乘客走出站口,再过一条马路,那样就轻松躲过了一段段停滞的路口,出站变得很畅通。
《亲爱的乘客,你好》剧照
跑晚班虽然辛苦而单调,但许慧如说滴滴平台出了新的政策,会优先选择女司机接到女性乘客,这样让她的生意变得比较好做。“如果这名女乘客附近几百米有四、五个男司机,但我在两公里以外,那平台也会优先派单给我。”
网络上有一个说法,形容网约车行业是巨大的就业“蓄水池”。它吸纳了庞大的灵活就业人群,不少人将其视为过渡性就业的首选。
不难发现,现在这个蓄水池正变得越来越满。
虽然一天能跑12个小时,但李一程说自己“基本算躺平”,他今年25岁,还没有家庭的压力,也不打算很拼命地干,“那么拼命的话,说实话赚的钱也不值”。
到了晚上7点多,他就会收工回家,再多的时间,他也不想跑了。跑网约车这份工作赚的钱确实比干快递要多,也更自由,但他身体上陆续会有小毛病——长期坐着带来的腰肌劳损已经出现。
由于久坐,司机身上出现了一些毛病/《热带往事》剧照
加上房租吃喝,他一个月的开支不超过五千块。但是,如果有家庭压力,那月流水要超过两万才可以,他觉得最累的是跑晚班,尽管那时赚得最多。
最近开始,36岁的张信跑起了晚班。他发现晚班不仅没有堵车,还能连续接到单,这是他避开竞争的方式之一,但是要克服偶尔的困倦。
白天,他经常能遇到一排排停在写字楼下的网约车,“如果是低于20万的绿牌车,我想98%都是跑网约车的”。
当网约车司机前,张信是从事物业管理的,刚开始,转行给了他很多新鲜的感觉,但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作为司机的“简单”,“不用面对职场内卷和压力,没有那么多人际关系”,送一名乘客到目的地,他就有了一笔收入,这是确实可信的回报。
但是,如果现在再有人向他咨询入行的事,他也许会“劝退”,“进来是亏不了,但也挣不到多少钱”。
而且,他也不会想再跨到其它平台,因为在他看来,现在几乎所有平台单价都很接近,没有说哪个平台特别赚钱。
几乎所有的平台单价都很接近/《平原上的火焰》剧照
最重要的原因是,他还想从工作中获得成长性。网约车司机很难给他这样的回报,他也计划好,再做一段时间,就转行了。
曾宁是想好了,如果不是因为要接送孩子上下学,他还想继续开公交车。2016年滴滴平台的准入规则收紧,他因为证件不齐全放弃了网约车,开了几年公交。
因为孩子放学后要陪伴,他又重新拿起了汽车驾驶证,这样就能在下午四点下班。但是这个网约车市场已经不同于四年前他所经历的了。
面对这样的局面,并不是所有人都是被动的。
一名出租车司机告诉南风窗,自己不愿意加入滴滴这样的网约车平台,随机在路边接到客人就够了。“平台会有源源不断提醒和催促的声音,很烦,我不想听到这样的声音。”
(张信、李一程,曾宁为化名)